软件成本估算

当前页面:/标签:软件成本估算

软件造价知识普及2:为何要进行软件造价?

软件项目涉及到费用时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比如: 预算时面临的问题 很多单位在做项目预算时,会根据部门总体费用划分一定比例的费用来进行新项目开发,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确定软件项目预算的主要因素是软件项目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而不是可用的资金水平。还有些单位会参考以往同类项目的成本金额来做预算,但不同项目存在差异,不能简单参照其他项目的金额。 预算不足,往往导致项目最后无法按期完工,或者功能达不到计划要求,造成项目烂尾或无法正常部署运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招标时面临的问题 某些单位除了采用上面预算中所采用方法外,还有些会咨询相关专业的朋友,因为朋友不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给出的价格往往差异较大,再说,很多软件专业人员都不知如何科学合理定价。由于招标价格不准确,在面对不同投标价时,往往低价中标不靠谱,高价中标多花钱,甚至流标。 同样,对于投标方而言,不能准确提供投标价格,往往会错失良机。如果低价中标,后期也会面临各种的扯皮和问题。 领导签字时面临的问题 一些单位领导对于报送上来待批的项目往往存在很多担心:为什么是这些费用?这些费用合理吗?如果签字了,以后审计的时候会不会有问题?等等,导致不敢签字,项目迟迟不能推进。 审计时面临的问题 我国定制软件的最大投资方是政府部门。软件项目作为政府投资项目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审查和审计。2018年,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确定“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十二字方针。 审计部门在对软件成本进行审计时,会重点关注成本的决策依据是否乐观、合理。对软件项目所完成的工作内容和相应费用关系的客观合理性进行审查。 从我们近一两年的培训学员情况来看,越来越多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前来学习,说明了审计工作已经涉及到具体项目费用的合理性了。 廉政风险 若是由于软件预算缺乏权威依据,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往往“说不清楚”,这就很容易给软件项目投资管理的所有相关部门带来潜在的廉政风险。在当前国家治理大环境下,这种情况风险极高,但是如何避免却是个技术问题。 需求问题 软件造价评估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软件规模评估。规模评估的依据是软件项目的功能需求。大多数项目需求在早期是非常模糊的,模糊的需求会导致费用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做评估时,会对模糊功能进行细化和确认,使得功能描述更加完善,评估出的费用更加合理。如果没有经过规模评估,往往会带来开发过程中的多种问题。 规模和工作量评估对开发方来说,可以精准把控资源投入,合理安排人员投入和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如果项目费用事先经过专业评估,上述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不仅如此,软件造价评估对软件项目的计划、实施、管理和交付不同阶段都有重要意义。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后续文章。

软件造价知识普及2:为何要进行软件造价? 2024-07-02T14:33:52+08:00

我公司为陆军某部提供软件度量服务

日前,我公司与陆军某部成功签署合作协议,为其提供软件项目第三方造价服务。 这是继海军某部合作之后的又一合作成果。 为我们能够为祖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帮助而自豪!

我公司为陆军某部提供软件度量服务 2021-06-24T14:11:36+08:00

作为甲方,你的软件项目估算了吗?

一. 什么是软件估算 做软件项目开发的时候,经常遇到的问题包括: 软件项目有多少功能?成本是多少?开发团队找什么样的?开发周期要多久?如何控制好开发质量? 在项目正式开发实施前,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那么搞清楚这些问题了,就属于软件估算。 二. 估算的内容 软件估算的内容包括: 软件规模 软件质量 软件成本 开发周期 等等。 这其中最根本的是软件规模,即软件功能量化,我们这里称作“功能点”。软件的质量、成本、周期等估算内容都是依赖于功能点的,所以功能点数量是根本。 三. 软件估算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进行软件估算呢?根据估算内容,我们也大概能够了解到估算的重要性了。 科学标准的估算结果可以给出更加准确的成本价格,避免成本价格偏差太大。特别是在当前国家严格审批和审计的情况下,科学合理且有据可依的成本价格有助于项目更容易获得申请通过,且经得起审计部门的审计。 此外,估算结果可以更好的帮您选择开发团队及人员投入。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地域及发展水平的问题,不同地区的开发团队其人员成本是不同的,北京这种一线城市是最高的。还有比如开发团队之前是否做过同类项目?用什么语言开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决定项目的成本价格、开发周期,及投入的人时数等。 假如一个项目没有事先做估算,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项目按计划如期顺利完工(极少项目,也是理想状况); 功能增加或调整; 前期项目费用不足,需要补充; 项目延期,迟迟没有交付; 项目烂尾,导致无法交付; 甲乙双方相互扯皮 等等 近期爆出的一个法国的项目就很有代表性。这个项目本来不大也不复杂,结果乙方用了12年,写了600多万行,甲方支付的开发费用也从几百万欧元不断上涨。最终的结局是项目不合格,甲方负责人被判入狱。结局很可悲,但也说明了如果事先做好了估算,这种结局就基本不会出现。 四. 何时进行估算? 那么何时需要进行估算呢? 我们认为从项目立项到实施的全过程都可以进行估算。 比如立项阶段,需要估算有多少功能,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协调哪些单位和部门,用户是谁,有多少用户,能简化多少流程,能提高多少效率,或者能有多少收益等等。 预算阶段就需要估算出来申报或投资额度的合理区间。 那么在招标阶段,项目的合理标的应该是多少?如何面对较大的投标额? 还有在项目实施阶段,如何更好管理功能变更调整,参与人员的灵活调配,及合理的变更费用等等。

作为甲方,你的软件项目估算了吗? 2019-11-04T15:51:33+08:00

事先做好估算,还会有历时12年,600多万行代码这样的烂项目吗?

最近,法国一个烂项目惊爆了全世界的互联网和开发界。 该项目历时12年,总共600多万行C++代码,有50000多个类,直到最后把项目负责人逮捕入狱才算完事,这只是代表项目终止了,并没说明项目完成了。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感到莫大的悲哀,居然因为做项目而进监狱了! 项目的计划是很好的,预算几百万欧元,工期2-3年。并不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项目。 项目是如何演化的呢? 项目资金到位后,这家公司开启了疯狂的招人计划,每隔几个月开发队伍就扩大一倍。结果7年过去了,项目还没有完成。因为延误,这家公司每天的罚金都高达数千欧元。我就纳闷了,这家公司居然还没被拖黄(这家公司有对策,下文提到)。直到有一天,公司管理者终于受不了了,就把干活的人都开掉了,新招了一批新手来开发,以此来减少开销。一段时间后,又把那些人开掉,再招一批经验丰富的人继续开发,就这样如此反复,结果又持续了几年。在这期间,这家公司经常给甲方发送金额不断增加的项目变更账单,来弥补每天巨额的工期延误罚金。整个过程中,甲方的仁义和耐心被一次次的磨光,直到最后把这家公司的负责人送入监狱。 无独有偶,美国某政府部门一个预算500万美元的项目,历时数年,最后耗资1.5亿美金,才仅仅完成了部分功能。 其实,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上演,只是很少曝光而已,都是丢人的事情,谁愿意说出来? 如何看待一个失败的项目: 开发方团队实际生产率只有计划的1/30? 项目开始后,发生了2900%的变更? 项目实际费用是早期预算结果的30倍? 事先做好估算,还会有历时12年,600多万行代码这样的烂项目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就甲方而言,一旦签约并付款了,即使签约的开发方有各种问题,也不会轻易变更,因为变更就意味着责任人失职,意味着之前的付款打水漂了,责任人要担责的。 而对于乙方,因为急于签订合同拿下大单,对甲方的需求不清晰,导致开发人员投入不准确,形成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使得项目总也完不成。 就失败项目而言,失败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方面: 缺少用户的参与,导致开发出的功能不符合甲方需求 项目需求不完整,导致开发过程中误时走弯路 变更的需求,甲方需求变更,导致乙方之前的需求没做完,又要做新的需求,或者推翻之前的需求功能,按新需求继续开发 缺少领导的支持,导致甲乙双方对需求不能形成权威的确认和评定 开发方能力不足,导致换了很多人,项目越做越复杂,越来越低效 不切实际的期望,导致乙方承诺了甲方自己都无法完成的功能 可见在项目初期,做好科学估算是无比重要的。这里的估算包括成本、开发周期、质量保障等。然后甲乙双方根据估算报告中规定的细则来执行,项目的成功率会大大提升。 要避免项目落坑,如何做到科学估算,欢迎继续关注”软评老胡“的后续文章。

事先做好估算,还会有历时12年,600多万行代码这样的烂项目吗? 2019-11-04T15:53:3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