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造价

第三方软件造价公司,提供软件造价服务

当前页面:/软件造价
软件造价 2019-11-07T13:25:22+08:00
806, 2024

软件造价知识普及8:功能点分析方法介绍

分类:软件造价资料|标签: , , |

国家标准采用功能点分析方法(Function Piont Analysis,简称FPA,功能点简称FP)作为软件规模估算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功能点分析方法? 在国际上,有两个组织机构负责进行国际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和国际标准的制定,这两个组织分别是ISO(International Org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这两个组织共同组建了联合技术委员会,来进行国际标准体系的制定。我国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从相应的国际标准引进并等同采用的。 [...]

706, 2024

软件造价知识普及7:软件成本造价的基本过程

分类:软件造价资料|标签: , , , , , |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标准中规定的软件成本造价过程如下图所示: 即分为4个阶段:规模估算、工作量估算、成本估算和确定开发成本金额。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根据场景不同,估算过程可调整为:规模估算、规模调整、工作量估算、成本估算、确定软件开发成本。 规模估算:即分析项目功能需求,统计功能点数量; 规模调整:由于待估算项目所处场景不同,估算时的项目金额与实际金额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在估算时,针对预算、招标、投标的不同情况,会有相对应的规模变更调整因子来对应规模变更。比如,预算时考虑到需求较模糊,未来将有很多隐含需求及需求变更,因此通常设置一个值为2的调整因子;另外,还会用14个一般系统特征来确定整个应用程序的处理复杂度,每个系统特征的影响程度可以用范围在0到5之间的一个数值来表示,使得估值调整因子可以将原始功能点计数增加、或者减少最多35%。 工作量估算:工作量估算方法一般有方程法、类比法和类推法。方程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可靠的估算模型,用一个方程式,通过各个参数数值,最后计算得出结果;类比法则是通过项目主要属性特征,与基准数据进行比对,综合考量工作量估算结果;类推法是将本项目的部分属性与高度类似的一个或几个完成的项目进行比对,适当调整后获得工作量估算值的方法。在估算工作量时,可以引用《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中相应的基准生产率,以及软件因素调整因子(业务领域、应用类型、质量特征)、开发因素调整因子(采用技术、团队经验)取值。工作量的结果是一个范围值,比如146人月~170人月。 成本估算:在获得了工作量估算结果后,可以通过直接人力成本+间接人力成本+直接非人力成本+间接非人力成本获得总额的方法获取成本结果。一般采用方程法估算工作量时,成本估算也会引用基准人月费率,通过复杂模型计算得出直接非人力成本之外的成本费用。与工作量估算结果是范围值类似,成本估算值也是一个范围值,类似336万~369万。 成本总费用:将上面的成本估算结果+直接非人力成本即可得到成本总费用。 通过上述过程,我们获得了项目的规模(功能点数)、工作量(人月数量)及开发成本(万元)。

606, 2024

软件造价知识普及6:《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指南》简要解读

分类:软件造价资料|标签: , |

我国软件行业首个造价相关的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 36964-2018)已经于2019年7月1日正式生效。该标准的推出将大大推动我国软件行业发展,并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助力。该标准是以2013年12月1日实施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SJ/T11463-2013)为基础发布的。 该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相对于“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不强制厂商和用户使用,而是通过市场机制或经济手段,让他们“自愿”使用。推荐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都可以自愿决定是否采用,即使违反标准,也不会构成经济或法律的后果。但是,推荐性标准一旦被接受和采用,纳入经济合同中,相关方都应遵守标准的约定,标准成为重要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了。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规定了软件开发成本度量的方法及过程,包括符合性声明、软件开发成本的构成、软件开发过程及应用场景。 本标准适用于软件开发项目的成本估算、成本管理、合同变更及相关合同编制。 本标准不包含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过程中所需使用的各种基准数据或估算模型,相关各方在使用本标准时,应参考权威部门发布的最新基准数据、估算模型开展软件成本度量相关活动。每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都会发布《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目前最新版本为SSM-BK-201907,相关单位可以直接引用相关数据。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功能性软件应用项目,对于非功能性需求为主的的,或者包含大量复杂算法、或以创意为主的软件项目,在进行成本估算时,可依据本标准推荐的功能点方法估算软件规模,推算非功能需求之外的软件开发成本;也可以不估算软件规模,参考本标准推荐的其他方法,如类比法、类推法等,直接估算软件的工作量和成本。 本标准根据软件开发生存周期过程对应应用场景进行划分,典型应用场景划分如下: [...]

506, 2024

软件造价知识普及5:我国软件成本度量涉及有哪些相关标准?

分类:软件造价资料|标签: , , |

国家标准GB/T 36964-2018《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的出台实施,为国内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也为软件造价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标准。 该标准定义的软件开发成本估算过程包括软件:规模估算、工作量估算、成本估算、确定软件开发成本四个部分。规模估算作为其他部分的基础,在估算时可采用功能点估算方法。工作量估算可采用方程法、类比法、类推法等方法。 在国际上,有两个组织负责国际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和国际标准的制定,这两个组织分别是ISO(International Org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这两个组织共同组建了联合技术委员会,来进行国际标准体系的制定。我国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从相应的国际标准引进并等同采用的。《软件工程 [...]